|  | MACD指數差異指標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MACD是1970年由Gerald Appel提出,是常用的技術分析指標,MACD用於判別股價的強度、力道、趨勢,多數用在中長線的買賣時機。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MACD的計算原理: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一. 計算重心價DI值,DI = ( 高 + 低 + 收盤 * 2 ) / 4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二. 計算EMA( 指數移動平滑均數 )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前N日內EMA: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N日內EMA = ( N日內DI的總和 ) / N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第N+1日起,開始以移動平均方式修正: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當日EMA = 前一日EMA + SC * ( DI - 前一日EMA )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(平滑常數SC = 2 / ( 1+N ) )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三. 計算DIF(本例在轟天雷中預設為12,24日EMA差異值)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DIF = 12EMA - 24EMA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四. 計算MACD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前面9日內MACD值計算公式: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9日內的MACD = ( 9日內DIF的總和 ) / 9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第十日起,開始以移動平均方式修正: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當日MACD = 前一日MACD + SC * ( 當日DIF - 前一日MACD )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(平滑常數SC = 2 / ( 1+N ) )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五. 計算DIF - MACD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MACD的簡單用法: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當股價創新低,MACD卻沒有相對創新低,即為出現牛市背離,視為股價即將反多訊號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當股價創新高,MACD卻沒有相對創新高,即為出現熊市背離,視為股價即將反空訊號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