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波浪理論 - 股價五升三降法則 |
|
|
波浪理論是由美國證券分析師艾略特發明,他發現股價如潮汐般,有著自然的律動行為,而提出「五波上升,三波下降」的基本原理,此一模式在股價起伏上,不斷的重複上演,就像海浪一樣,有推進也有退縮的時間,週而復始的產生規律性,因此可以運用在買賣的策略上。 |
|
|
|
|
波浪理論的特點: |
|
(1)股價起伏經常有五個上升,三個下跌波,波波交互進行。 |
|
(2)股價波動有「推動波浪」與「調整波浪」兩種型態。 |
|
(3)五升三降等於八個波浪,形成一個循環週期。 |
|
(4)每個波浪的時間長短不一,可長也可短,基本原理並不改變。 |
|
|
|
|
|
|
|
上升五波浪的意義: |
|
第一波浪:第一浪通常發生在跌深後V型反轉或盤整結束後的反轉,由於股價剛開始反彈或突破整理,很少被市場上注意,所以多頭力道不足,因此第一波浪是五波中行情較短的時期。 |
|
|
|
第二波浪:第一浪的產生後,因不少人見反彈,此時套牢認賠出場不少,拋售的賣壓使股價拉回再整理就形成了第二浪,待賣壓減輕市場普遍出現惜售,而沒有創前低,第二浪才宣告結束。 |
|
|
|
第三波浪:經過第二浪的沉寂,市場對股價無創新低後信心開始回復,投資人開始關注,所以產生極大的爆發力,因此通常都有驚人的漲幅,也是一種強勢的買進訊號。第三浪不可為最短的波浪,否則無法套用波浪理論。 |
|
|
|
第四波浪:第三浪激烈的行情後,獲利賣壓開始出籠,所以第四浪也較易出現急跌,但不可跌破第一浪的高點,或者以緩跌量縮表態,多因大戶並未出脫完持股。 |
|
|
|
第五波浪:第五浪也是最後的推動浪,常伴著頭肩頂的型態,由於股價越高賣壓越重,作手不一定能完全出清持股,通常用左手賣右手買的手法,讓成交量噴出,但也有作手無法有效掌控盤勢,往往在接近第三波高點時感覺大勢不妙,在不賠的狀況下,儘可能賣出持有。 |
|
|
|
|
|
下跌三波浪的意義: |
|
第(a)波浪:第a波浪看似只是行情短暫回檔,但實際上卻是多頭行情的結束,可以從某些角度中如第五浪是噴出量,技術指標開始產生量價背離,不難發現股價悄悄的開始轉為空方發展。 |
|
|
|
第(b)波浪:不想慘賠的話,儘可能在此反彈後出場,這是最常出現的多頭陷阱,很多短線投資人,以為有利可圖,紛紛跳進搶反彈,卻不知道空頭巨獸即將出現。 |
|
|
|
第(c)波浪:行情急轉直下,不管是短線、長線,只要有獲利的情況,各方賣壓開始紛紛出脫,所以跌勢難以受到控制,而出現跌幅較深且急的趨勢。未來股價一旦跌無可跌時,又會回到上升五浪的第一浪了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